全部分类

平谷镇罗营镇梨花节电动观光车合作案例:梯田花海中的绿色文旅新范式


春风拂过燕山南麓,北京平谷镇罗营镇的千亩梯田与 20 公里梨花大道迎来盛花期。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山地梨花园,2024 年梨花节期间,镇政府携手玛西尔电动车打造 “景交一体” 绿色解决方案,通过定制化电动观光车服务,实现单日最高接待游客 1.2 万人次,游客满意度提升 35%,成为 “文旅 + 交通” 融合发展的标杆案例。



一、项目背景:山地景区的交通服务升级需求
镇罗营镇拥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梯田梨园(超 8000 亩),核心景区 “梨花大道” 沿山路蜿蜒 20 公里,串联 12 处观景台与 5 个传统村落。此前面临三大痛点:
  • 地形复杂:最大坡度达 22°,传统燃油车爬坡动力不足且污染严重

  • 旺季拥堵:花期日均车流量超 3000 辆,狭窄山路易发生交通堵塞

  • 体验断层:步行游览耗时耗力,缺乏串联景点的舒适交通载体

基于 “全域旅游” 发展理念,镇政府引入玛西尔 23 座电动观光车,打造 “安全、舒适、低碳” 的景区交通系统,破解山地景区服务难题。
二、合作亮点:定制化方案适配文旅场景需求
(一)车辆配置的场景化创新
  • 动力系统:搭载永磁同步电机(峰值功率 30kW),配备坡道辅助系统,实现 25° 陡坡平稳起步,较传统车型爬坡效率提升 40%

  • 舒适设计:采用航空级座椅(配三点式安全带)、全景天窗与车载新风系统,应对山地多风、多尘环境,车内 PM2.5 浓度较同类车型降低 60%

  • 文化融合:车身涂装融入 “梯田肌理” 与 “梨花元素”,车窗腰线设计契合梯田等高线,成为移动的文化景观载体

(二)运营管理的智能化升级
  • 动线规划:设置 3 条核心线路(梯田环线 / 古村专线 / 山顶观景线),通过 GPS 定位实现智能调度,车辆周转效率提升 25%

  • 服务增值:车载屏幕实时播放梨花节导览视频(含花期预报、摄影点位推荐),扫码可获取 “梨花宴”“非遗手作” 等体验项目预约链接

  • 安全保障:安装盲区监测系统(4 路摄像头 + 毫米波雷达),在急弯路段自动触发语音警示,配合电子围栏(限速 20km/h)确保山区行驶安全

(三)绿色交通的生态价值落地
项目投入 50 辆锂电池观光车,较燃油车年减排二氧化碳 120 吨,等效种植 6700 棵冷杉。结合景区 “光伏 + 储能” 充电站(利用村委会屋顶光伏板供电),构建 “绿电交通” 闭环,获评北京市 “碳中和景区试点项目”。
三、实施效果:从交通配套到体验升级的价值转化
(一)游客体验显著提升
  • 效率提升:核心景区通勤时间缩短 40%(从步行 90 分钟到乘车 30 分钟)

  • 服务增值:观光车搭载的 “梨花文化讲解” 功能,使游客对当地非遗(镇罗营皮影戏)认知度提升 55%

  • 数据印证:第三方调研显示,92% 游客认为 “电动观光车是梨花节核心体验亮点”,复购率较 2023 年提升 28%

(二)景区运营效益增长
  • 交通收入:推出 “单日通票 30 元”“观景台联票 50 元” 等套餐,交通板块收入占比从 15% 提升至 28%

  • 产业联动:观光车线路串联的 6 家农家乐、3 处民宿入住率提升 60%,带动农产品(红香酥梨、杏仁茶)销售额增长 40%

(三)社会价值持续释放
项目创造 30 个本地就业岗位(司机 + 调度员),其中 60% 为返乡青年。央视《乡村振兴直播间》专题报道中,电动观光车被作为 “智慧文旅” 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,推动镇罗营镇从 “花期经济” 向 “全季旅游” 转型。
四、经验启示:文旅交通融合的三大实施路径
  1. 产品定制化:结合景区地貌(山地 / 湿地 / 平原)与文化 IP(民俗 / 历史 / 艺术)设计专属车型

  1. 服务场景化:将交通载体转化为体验入口,通过车载导览、消费引流实现 “出行即服务”

  1. 生态一体化:配套绿色能源设施(充电桩 / 光伏车棚),打造 “零碳交通” 示范项


下一篇: 公司环境 2025-05-21 14:47:25
侧栏导航
温馨提示 ×
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!
购物车共 0 件商品
去购物车结算